top of page

推出雙循環 擴市場空間(2020年9月4日)


近日來,繼新冠肺炎、中美脫鈎之後,「雙循環」成為了中國2020年的第三個高頻關鍵詞,這源於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近期主持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中提出的「要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觀點提出後,被市場概括為「雙循環」政策。

十四五規劃 雙循環主綫

在這樣的時刻,雙循環的提出無疑為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多位市場分析人士相信,「雙循環」可能成為中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主綫,引導未來多年中國經濟走向。

在雙循環被提出後,有不少觀點將其片面地理解為新歷史環境下為應對美國的封鎖而採取的閉關自守策略,實際上絕非如此。要想理解雙循環的真正目的,首先要明確中國目前所處的境況。中國作為一個後發大國,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已經通過技術引進的策略成功實現技術進步。在接下來的第二階段,由於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和當今前沿技術的複雜,單純依靠技術引進已經很難保持技術的持續進步。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雙方的博弈也已從最初的貿易領域向科技、泛政治和金融等領域蔓延。因此中國必須依靠自主研發和創新來實現技術進步。

消費自主研發 成內循環核心

不過,加強自主研發並不代表閉關自守,恰恰相反,在全新的發展階段裏,內循環和外循環都很重要。中國過往經濟增長中高度依賴的投資需求會逐漸弱化,其對GDP貢獻率的逐漸降低將是必然的趨勢,投資需求支撑經濟增長的不可持續性也將愈發凸顯。在這樣的情況下,外需依然會是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中國應當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以及在全球價值鏈中的獨特地為,鞏固自身在全球分工體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盡全力避免脫鈎和全球產業鏈擠出的情況出現。與此同時,消費和自主研發將成為內循環中的核心驅動力量,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持續穩定的增長動力。

外部環境的轉變是雙循環戰略的主要原因,專家觀點認為,雙循環戰略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理解。一是中國經濟現在應從過去完全依靠「國際大循環」到現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二是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完全隔離的,而是相互交融的。國內循環也要嵌入到國際循環,但在遇到緊急情況必要的時候,國內循環也能夠運行下去;國際循環也要包含國內循環,服務於國內循環。三是「雙循環」的基礎是供應鏈和產業鏈,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價值鏈。四是產業鏈有擴散機制,要利用國內國際兩種市場和兩種資源,發揮比較優勢和規模經濟,如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來形成「雙循環」。五是打造「雙循環」,要通過產業升級,適應第四次技術革命的發展潮流,促進產業基礎和產業鏈的現代化。

從根本上看,「雙循環」不僅僅是擴大內需,而是更加長期的戰略,通過改善制度環境,激活創新創業潛力,提升產業能力,改善產業結構,從而真正形成以內生動力為主的全新經濟增長動力。同時,以內循環為主導,外循環為配合,在合理保護中國內部市場健康和新的研發成果的同時,不斷向外循環擴張,在國際市場爭取更高的市場地位和更多的談判籌碼,換取未來中國經濟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